贰陆 其他


一 你上礼拜堂作什么

俄国民间流传一个故事:一个主日的早晨,天使在礼拜堂门口遇见了魔鬼,很希奇的问他说,‘你来这里作什么?你不知道今天是主日?人人都上礼拜堂敬拜神么?’魔鬼回答说,‘我知道,但我想这些人上礼拜堂,不都是敬拜神的。’天使当面斥责他说,‘当然都是敬拜神的阿!’魔鬼客气的说,‘让我们坐下,在门口等着看,如果你看见某人进堂,是来为敬拜神祷告的,你就将他的名字记在你的册子上;如果我看见某人进堂,是来为消遣的,我就将他的名字记在我的册子上;到礼拜完了,我们可以比较,看是谁的人多。’天使接受这个挑战,就注意观察进礼拜堂的人,先记下一个名字,好久才写第二个,又等了好久,才写第三个,全堂看完了,只有三个人是虔诚来敬拜的。魔鬼拿起他的册子,写了又写,忙个不停,记了一本又一本,还没记完。据熟悉俄国教会的人说,在俄国革命之前的教会,确是这样。

二 迟到睡觉早退

有一个人到礼拜堂去听道,回来之时人问他说,传道人读那一段圣经?他说,因为迟到,所以不知道。那么中间讲什么?他说,在中段时间我睡着了,所以也不知道。那么末了的结论是什么?他说,我已早退,所以也不知道。当你聚会之时,若是和他一样,必是一无所得的人。

三 愿阁下录用信任之

毕地勒作美国联邦银行总裁时,在一个主日嘱某书记写贸易卷。书记婉辞说,‘我是基督徒,今日是主日,我要去聚会,无暇作这事。’毕地勒以为书记不顺从他的话,就把他解雇。数日后,别的银行总裁以电话请毕地勒推荐一忠实的人为司库。毕地勒即以所解雇的书记介绍给他说,‘他因恪守主日,不肯为我书写贸易卷,故为我解雇;但是他既对神忠诚,对于人亦必忠诚,愿阁下录用而信任之。’

四 华盛顿从不疏忽主日

一位常到弗南山(Mount Vernon)拜谒华盛顿总统的人说,‘没有人能拦阻华盛顿不去参加主日的聚会。每当主日早晨,总统的早餐桌上都是客人,但是总统从来不曾因着这些客人而疏忽了敬拜神,破坏了他敬拜神的习惯。到了时候,他就不和客人作假意敷衍,却诚心诚意的邀请他们一齐参加主日的聚会去。’你对你的朋友们如何?

五 剩下的一个也偷去

中国内地有一个传道人说过一个比喻。他说,古时有一个人,赴市场买东西,袋里放着一串小钱共七文。路中遇见一个讨饭的,就动了慈心,从那串七文的小钱中,拿六文给他,留下一文为着自己。但那乞丐不但没有感谢他,反而偷偷跟随那人,把那剩下的一个,也偷了去。那乞丐真是一个忘恩负义,可憎恶的人。神为我们安排一个主日,就是七日的第一日,要我们到祂面前来敬拜祂,感谢祂。但是非常可惜,竟有一些信徒,不但不来感谢祂,敬拜祂,反把那个圣日,偷来据为己用,看如常日一样。请问,这是否偷取神的时间?有的人竟于是日犯罪,更是得罪神。

六 矿洞拉车的马

主日那天,一个英国游客到某一煤矿场参观,看见一个孩子在那里看守一些马。那孩子告诉他,这些马都是在矿洞里拉车的。一周它们有六天在黑暗的矿道上奔走,因此主日这一天,必须把它们带出矿洞,见见阳光;不然,它们在短时间内都会瞎眼。信徒若把所有的时间都拿去忙碌世事,而没有划出时间聚会亲近神,也会很快瞎了心眼,不能认识属灵的事物。

七 在地上相识

英国某礼拜堂门前安设一个木盒,备作信徒与牧师通讯之用。一个主日,牧师应人之请,讲了一篇道,题为‘在天上相识’。下个主日,牧师从木盒里收到一张纸条,上写:‘牧师,如有便时,请以“在地上相识”为题讲道一次,至所感盼!因鄙人来贵堂参加礼拜已经半年,尚未被人认识。’这给我们看见,聚会之后应该找人交通,如有陌生听道的人,更需找他谈谈,彼此认识。

八 不要看钟

年老的爱迪生曾对少年人说过这样一句劝勉的话:‘不要看钟。’这句话,初听似乎很奇怪,有的人是非看钟不可的。火车站的站长若不看钟,必误时间,以致火车出事。青年学生若不看钟,早晨就会起得太晚,夜里也会睡得太迟。那么这位老科学家为什么会这样说呢?他的意思是说,常常看钟的人,必是作事失败的人,因他急于想要脱手,怕多作事,心不在焉,一等钟点到了就走。惟有从心里作事的人,必定全心、全意、全力去作,以致忘了时间,终必成功大事。公务员常看钟,盼望早下班;基督徒常看钟,盼望早散会,这样的人在聚会中一无所得。

九 包德托存金表

包德会督一次乘轮船渡过大西洋,中途经一海口。该轮船靠岸之后,来一乘客与他同舱。不久,包德便到船上管账那里,查问可否代为保管金表。包德说,‘我平素旅行,未曾将我贵重物品交给管账员代为保存,但因今日看见同舱的人,似乎不是一个老实的人,所以觉得金表留在舱中不大妥当。’管账员说,‘包德会督,这是我们的本分,我们乐意代你保管。刚才你的同舱客人,也来这里交托贵重物品,他也以为留在舱中不大妥当,理由和你一样。’‘你们不要论断人,免得你们被论断。’(太七1。)

十 爱的回声

一幼童在树林中游玩,嚷道:‘哈啰!’回声也嚷:‘哈啰!’他问道:‘你是谁?’答声:‘你是谁?’他想必是另外一位小孩戏弄他,就生气的说,‘你为什么不出来?’答声:‘出来。’他十分着急的嚷道:‘我要打你。’回声:‘打你。’小孩子急忙跑回家去,告诉母亲,有人在树林戏弄他。他母亲很聪明,懂得回声之理,就对孩子说,‘你要去嚷:“我爱你。”’小孩子就跑去大叫:‘我爱你。’回声也是‘我爱你’。这是一个很好的教训。路加六章三十一节说,‘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,你们也要怎样待人。’

十一 木碗

以利是个五岁男孩。他同父母住在家里,十分快乐。自从祖母死后,祖父也和他们住在一起。他已年老,双手常常颤动,不由自主。以利的父母很不喜欢祖父坐在桌旁吃饭;因他常常弄脏桌布。他们便把食物一碟给他,叫他坐在炉边吃饭。一天,祖父不慎失手,碟子跌地打破。于是他们改用木碗给他吃饭。祖父远远坐在房角,愁容满面。一天,以利坐在地上,用刀刻一木头。父亲问他在作什么。以利说,‘我想为你和母亲作一木碗,等到你们年老,好用来吃饭。’父母听了,非常惭愧。此后他们便善待年老的祖父了。‘你们用什么量器量给人,也必用什么量器量给你们。’(太七2。)

十二 自己忘记放下窗帘

欧战时,英国伦敦遭受德国空军一百一十六次轰炸袭击。后来政府下令,居民夜间点灯,必须放下窗帘,加上灯罩,以免敌机窥探投弹,而受损害。如违此令,罚款六便士。一天晚上,有某警察侦查,发现二十多家违令。他就匆匆跑到办公室里,开灯要写报告。那知自己却也忘记放下窗帘,不但同样要受罚款,并且要被痛斥一顿。‘为什么看见你弟兄眼中有刺,却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?’(太七3。)

十三 埋斧留柄

一位青年腰携一斧,终日寻找他的仇人,准备将他劈死。一天,听见福音受了感动,知道恨人、杀人是罪,当场认罪悔改。过了一周,传道人看他没有得救,没有改变,问他到底悔改了没有?他说,他已悔改了,并且听道以后也认过罪了,将准备杀死仇人之斧已埋在土中了。传道人觉得非常奇怪,那有真悔改而不得救之理,遂说,‘你的斧头埋在何处?我与你一同去看看。’不看则已,一看才知他的斧头虽是埋在土里,斧柄还是高高露在地上。传道人问他何故埋斧留柄?他说,准备遇见仇人之时,可以立刻持柄击杀之。弟兄姊妹彼此认罪,彼此饶恕,必须是从心里作的,不该仅是口头的。‘你们各人,若不从心里饶恕你的弟兄,我天父也要这样待你们了。’(太十八35。)

十四 从不赦免人

有一次,卫斯理与一位将军一同旅行,看见将军向他的仆人发怒。仆人立即向他恳求赦免。但将军说,我从来不赦免人。卫斯理就对他说,‘将军,我盼望你从来不犯罪。’信徒需要彼此饶恕,如同神在基督里饶恕了我们一样。只有我们免了人的债,才能向神求免我们的债。‘你不应当怜恤你的同伴,像我怜恤你么?’(太十八33。)

十五 鞋匠批评画

古时希腊大画家亚比利(Apelles),一次公开展览他的作品。他藏在幔子后面,留意听取观众的批评。有个鞋匠,对于作鞋面用的帆布极有研究。他在参观时,指出亚比利的杰作尚有美中不足之处,因为鞋的着色错了。亚比利完全接受他的批评,而在夜间把错误纠正过来。因他相信鞋匠对鞋比他更为洞悉靡遗。翌日,鞋匠看见他的批评已被采纳,大为得意,以为自己是了不起的批评家,就进一步指摘画中其他毛病。这一会儿,亚比利知道鞋匠是在不自量力的信口雌黄,就从幔子后面跳出来,喊道:‘皮匠老兄!你光批评鞋就好了。’

十六 白燕唧叫如梅雀

几个孩子从树林中找到两只小梅雀,就把它们带回家中,分别放在两个鸟笼里面,一个挂在一只白燕的左边,一个挂在右边。他们就向母亲解释说,‘这两只小梅雀既然这样的小,而与白燕活在一起,必定效法白燕歌吟,不至唧唧如同平常梅雀。’翌日,小孩去看白燕,不禁大声对他母亲喊说,‘妈妈阿!请你来听,白燕竟然唧唧如同梅雀了。’他们便将白燕和梅雀分开放置。过了许久,白燕方才歌吟如初。‘你们不要自欺;滥交是败坏善行。’(林前十五33。)

十七 打了自己的鹦鹉

有一个信主的农夫,看见一大群乌鸦,在他田里吃他所撒的种子,他就开枪射击。所有的鸟都飞走了,只剩下一只受伤的卧在地上。那农夫走近一看,十分惊奇,那鸟不是一只乌鸦,乃是他自己所养的鹦鹉。原来这只鹦鹉从笼中逃出,与一群乌鸦为伙,以致它的翅膀被枪击伤。那农夫就很慈祥的把它拾起,温和的对它说,‘这是你与恶鸟为伍的结果。’他把鹦鹉放在大衣怀中,带它回家。他的小女儿一见就问:‘爸爸,你打了几只乌鸦?’他回答说,‘我打了我们自己的鹦鹉。’说完正要解释原因,鹦鹉已从大衣里面伸出头来,说,‘与恶鸟为伍!与恶鸟为伍!’属神的人要小心选择朋友,滥交会败坏善行。

十八 拉下容易拉上不容易

有一个年轻的女子来见司布真,说她要和一个不信的青年作朋友。又说,我要拉他信主,并且不久就要和他订婚。他就叫那年轻女子爬上一张很高的桌子。她没有办法,只得爬上去。那时司布真年纪已经相当大,他就说,‘你拉我的手,尽力量把我拉上去。’那一个女子就拉他,但拉不上去。司布真说,‘我现在把你拉下来。’他一拉,就把她拉下来了。他就说,‘拉下来容易,拉上去不容易。’这一位姊妹的问题就解决了。‘你们和不信的原不相配,不要同负一轭。’(林后六14。)

十九 要有爱不要自私

在美国,有一个牧师给人行婚礼,一生之中行了七百五十多对。他每一次在他们的婚礼里都讲道,劝他们有一件事要注意,就是不能自私。要结婚,要有爱,不要自私。他年老的时候,就写信出去问他们今天的情形如何。在他写信的时候,还是七百多对。他们回信来说,家庭还是快乐的,因为不自私。以美国来说,这一个情形是特别的,在美国离婚的比例是四分之一。但是这七百多对都很快乐。

二十 逼害受浸的人

在犹太人中,如果有人作基督徒,是暗暗的作基督徒,没有一个人会逼迫你;但是若一受浸,就要被赶出去。有的女孩订了婚,因受了浸,未婚夫就用毒药把她毒死。就是在伦敦,在纽约这些文化中心也是这样。在印度,你不受浸他们不动;你一受浸,他们就把你赶出去。回教更厉害,他们说,今天不容易有活的信主的回教人,信一个,就死一个。施维马(Dr. Swema)是第一个在回教徒中间作工有成绩的人,他说,我的工作,永远不会发达,都是死的,不是活的,一个人一信主,马上就得用办法将他送走,不然的话,一受浸两、三天,就死了。到了今天,还是那样作。

二一 受浸与读神学

从前有一位弟兄,在神学院读书的时候,有一次去找一位神学教授谈到受浸的事。这位弟兄说,‘我在神面前看见,我已经与主同钉十字架。我已经死了,我应当埋葬,所以我应当受浸。你看如何?’那个教授就说,‘我也有过像你这样的经历。我从前在神学院读书,我看见我已经死了,我应当去埋葬,去受浸。可是我如果去受浸,就不能在我所在的公会里作工,所以我就去祷告,我觉得,等我毕了业,当了牧师的时候再说。我神学院毕了业,也当了牧师,到今天已经有好多年了,虽然并没有受浸,却还是好好的过去。所以你可以好好的读你的书,毕了业去当牧师,这个问题不会再打扰你的。’人如果一次不接受真理,到后来要再看见那一个真理是很难的事。同时,心一不绝对,就容易麻木,违背了真理,还以为平安。